热线电话:0579-82200711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365发布

后疫情时代,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(一)

来源:百习而见 时间:2022-06-23 作者:365人力资源网-免费发布招聘求职信息 浏览量:
最近这段时间,整体大环境如何,身处后方的人,可能还感受不到巨大的冲击。



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,颇为艰难,许多企业破产倒闭,或即将面临这些问题。

对于HR来说,这段时间会发现很多企业在裁员、缩减招聘指标、降本增效……

那么,现如今整体的大环境到底如何?

从国际宏观形势上来看,受俄乌战争影响,疫情冲击,目前欧美国家通胀严重,全球资本流动也在发生巨大变化。

从国内宏观形势上来看,虽然疫情反复,国内防疫措施效果显著,整体形势较稳定,通胀率低。

5月底,国家召开“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”,提出“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,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”。

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,并把稳增长提到了更高地位。

从短期看,虽然经济形势不太好,主要是受疫情外部冲击的结果。
但是,从长远大局看,经济稳定发展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。

1.jpg

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,应站在更高的角度,全面辩证看问题,既要看到短期波动的“形”,更要看到长期发展的“势”。

那么,到底该如何审时度势,紧跟时代脉搏,把握个人选择?

下面从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阶段、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这两大方面,分析个人应该如何把握时代脉搏,选择个人发展方向。

一、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阶段

(1)1998—2018年,混沌启蒙阶段

中国的人力资源发展,经历了整整20年的混沌启蒙期。

1998年之前,中国还没有人力资源概念,只有人事。

直到出现用工慌,这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完全是技术、资金问题,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,至此,人力资源概念开始被关注。

那时中国本土人力资源体系缺失,只能跟风学习国外的三支柱,六大模块;学习美国、日本企业。

比如,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、日本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。

但早期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特征是,以“道”起源,缺失“法、术、器”;而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,更侧重“法、术、器”。

1997年,在英国标准化组织帮助下,华为搭建了任职资格体系,第一次建立了属于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。

从此,华为、阿里相继拥有了自己的体系,中国人力资源逐步觉醒。

慢慢发现,中国企业数量多,以中小型企业为主。阿里和华为体系,比较偏向于巨型/头部企业,属于以结果为导向,价值观考评。

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而言,很多本土民企并不规范,才发现阿里和华为体系在这类大中小型企业中无法运用。

于是基于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,百习而见将中国的“道”,与国外的“法、术、器”结合,并柔和中国文化,中西相融,形成完整的“道法术器”,开创了一套适合中国大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,致力于打造成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标准。

(2)2018—2030年,野蛮生长期

2016—2018年,诸多人力资源新兴概念开始井喷。

尤其是2018年以后,不同风格的HR老师涌现,各种术、法、器的人力资源概念层出不穷,人力资源发展进入“百家争鸣”时代。

这个阶段主流人力资源体系开始快速增长,不断培养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标准,传递认知、占领思想,抢占市场,逐渐积攒一批跟随者。

经历大约两代人的思想演变(大约12年左右),野蛮生长期才会逐渐褪去。

(3) 2030—2040年,成熟稳固期

经过野蛮生长期的文化沉淀,人力资源将迎来成熟稳固期。

这个阶段不会出现更多新的知识理念,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巩固、扩张。

主要表现为,主流人力资源体系逐步占领和分割市场份额,市场竞争格局会逐渐清晰。

(4)2040年以后,持续变革阶段

经过一段时期的稳固,此时,新的理念,新的认知,会不断冲击旧的人力资源体系。

此时,会对市场上各类主流的人力资源知识体系,提出新的要求。致使主流人力资源体系,开始进入变革阶段,迭代升级。

在这个阶段,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陈出新,打破原有认知、理念,确保能够匹配新时代的企业发展需求,为企业注入新活力。

分享到: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浙江猎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Copyright C 2019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06935号-2

地址:浙江省金华市丹溪路1113号申华大厦B1611室 EMAIL:286934218@qq.com 浙公网安备33071802100697号

用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