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:0579-82200711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心理治愈

父亲是个苦命的人

来源:自创 时间:2020-04-21 作者:维忠 浏览量:

       我苦命的父亲,生于古历1938年8月17日,卒于1999年11月21日,享年62岁。父亲算是少年丧父,爷爷30多岁的时候,因抓壮丁致残,在40多岁父亲只有12岁时就驾鹤西去了,最小的叔叔也就两三岁,年轻的奶奶带着她的七个儿女,哭得天昏地暗。无奈之下,简简单单的把爷爷埋葬了。那天,风很任性,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衣衫褴褛,像枯草一样在凛冽的西北风中瑟瑟发抖。爷爷殁后,奶奶带着她的子女们在贫穷和饥饿中艰难地活着。那时的村子,一片衰败的景象,狼群经常出没,上演着吃人的惊悚事儿。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奶奶和她的子女们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,当然一个妇道人家拉扯一家人着实不易,三叔最后还是过继给大潘一家姓潘的人家。

       听母亲讲(父亲和母亲结婚后,母亲听奶奶和村子人讲的),少年时的父亲就担起家庭重担,那时大伯进城在一家染房当学徒,父亲排行老二就成了家里主要劳力,旧社会家里没有男主人是什么样子的,想都不敢想,那年收割小麦完碾麦子,父亲年幼没有力量,干活就慢了许多,被人在脸上打了一皮鞭,当时可以说是皮绽肉开,血肉模糊,鲜血直流,在那个年代请不起医生,买不起药,奶奶哭着用一把黄土敷在伤口上,就这样慢慢的好了,但这个伤痕在父亲的脸上永久留下了,我小时候看见这个伤痕没有多大的感触,成年后才深深地感觉到当时的不易和无奈。

       好在新中国成立了,村里办起了文化班,父亲读了几天书。那时候小学叫完小,读了二三年的时候,大伯在平凉城,两个姑姑也先后出嫁、家里缺少劳力,父亲就不得不辍学了。就是这一两年的学习,在父亲的人生中也是很关键的,父亲就一直留在了农村,被牢牢地拴在了那块贫瘠的土地上。

       父亲和母亲结婚时,父亲21岁,母亲只有15岁,那些年,进城当工人,当兵吃皇粮是农村青年的梦想和出路。 父亲也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,他也渴望命运之神也能降临到自己的头上。他经常孤单地站在干裂的田野上,朝着灯火闪烁的城里眺望,有点望眼欲穿的感觉,机会有过几次,(听母亲讲去过江西、酒钢等地方当过工人,但因家中拖累太大,没有劳动力,大姐的出生等原因)终究没有实现,伴随他的还是那些劳作多年且毛发稀缺的老黄牛。老实巴交的父亲曾自嘲地对村里人讲:咱祖坟里冒不出青烟,就没吃公家饭的命,只能打牛尻子了。说这话时,父亲的眼睛是潮湿的。奶奶看出了儿子的心思,就一个劲儿地劝说:好出门不如赖在家,当农民也有当农民的福分,咱家祖祖辈辈还不是这样过来的嘛。再之,你还要照顾孩子和媳妇,出门在外娘还不放心呢。经奶奶这么一说,父亲就心宽多了,他悄悄抺去挂在眼角的泪花,心中一直嘀咕着:这是命,就认了吧。之后,就又扛起自己熟悉的锄头,牵着那头老黄牛朝地里走去,身子有些踉跄。那段日子,父亲默默无语,只是埋头苦干,每天月上树梢的时分,他才耕地回来。惨淡的月光下,父亲和老黄牛的影子被扯得很长很长。这一切,意味着父亲的农耕生活真正地开始了,他的人生只有根植于这茫茫的田野上了。

       日出而耕,日落而息成为父亲的主要生活方式,春华秋实、硕果累累成为父亲最大的梦想,在无数个平淡无奇且既苦又累的日子里,他尽情地挥霍和恣意着自己的青春。

       父亲虽然是个老农民,但他毕竟念过几年书,在那时的农村无疑具有“知识分子”的光环,加之他极具悟性,农闲时练就了打算盘的硬功夫,不久,父亲就被调到生产队当了记分员,最后当了生产队长。当队长,在农村就意味着能拥有一份轻松而令人羡慕的职业,对于父亲来说,真是幸运的。


分享到: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19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06935号-2

地址:浙江省金华市丹溪路1113号 EMAIL:286934218@qq.com 浙公网安备33071802100697号

用微信扫一扫